普菴禪師與民間信仰

吳永猛 撰

佛教與中國文化國際學術會議論文集中輯(1995.07出版, 頁485-497)

前言

民間村落開墾,往往是人緣地緣關係的集成。但本著自己的體能要在大地生活下去,靠山吃山,靠海吃海,臺澎先民的開發史,可給於很多說明。

為什麼當今臺澎民間傳統信仰,廟會之盛名聞遐邇,動不動成千上萬群眾,花上巨額新台幣,毫不在話下。這雖然是台灣經濟發展所展現的一種實力,但如就宗教的功能去加以觀察或許可得更清晰的解答。

先民何來勇氣,冒生命危險,來到人地生疏的地方,對原始荒地,開始拓荒,或是面對大海茫茫,敢討海為生。有兩大力量是他們的精神支柱﹕一是肩上背著祖宗的牌位﹔一是手下捧著故鄉的神明,前者賦予傳宗接代的使命,後者給予精神保護的安全感。

所以先民落腳處,無論搭起草寮、土角厝,第一件事先樹立祖宗牌位與守護神神位,早晚焚香膜拜,這賦予對大自然搏鬥無限的信心與勇氣。慢慢集住者多了,蓋小廟,而翻修再擴大,逐漸形成大廟。從山神、海神、到風聞威力顯赫的溫(瘟)神都是供奉的對象。

本文將敘述佛教一位祖師,即普菴禪師,與臺澎民間信仰的關係。漢民族移民臺灣,有兩次人數最多者,一是明末鄭成功帶來的大批閩南人,一是民國三十八年大陸撤退過來的大量軍黨政人員。而明鄭以降的閩南人,落實下來的是古代傳承的民間信仰,雖繁雜但也有脈絡可循。民國三十八年從大陸帶來標榜正統佛教與道教,往往以純正自居。一時前後免不了有分野,但經過四十餘年的交融已甚融洽。何況被尊敬的祖師,沒有時間先後的問題,只是前者崇拜其應驗神力,後者研究其般若智慧,其實二者也不衝突,倒可相輔相成。

佛教臨濟宗第十三代法嗣普菴禪師,江西人,出生在農業社會文化登峰造極的宋代,其靈驗事蹟深受世人景仰。元明清以來多蒙歷代皇帝加封,因此格外受民間信仰所崇拜。本文將就臺灣民間信仰中崇拜普菴禪師所在加以敘述。除了佛教臨濟宗佛殿背後有安普菴禪師牌位習慣之外,至今金門、臺灣、澎湖有關普菴信仰很盛(註1),有普菴寺廟,奉祀普菴為主尊或配祠者皆有,其中有的是安普菴神位或雕普菴祖師。尤其澎湖小法的「普唵派」就以普菴禪師為祖師。今天民間信仰以靈驗感應祈求的符咒,都持普菴之名號者甚為普遍,可知其影響之一斑。

以上摘錄論文前言,欲閱讀全文請至中華佛學研究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