探索《董公真人驅瘟鎮煞護宅真經》

此篇為筆者個人的研究心得,不代表普庵壇立場。


《董公真人驅瘟鎮煞護宅真經》是唯一一本以董公真人之名刊印的經書,裡面記載了許多關於董公真人的生平事跡,也因此,目前許多流傳的董公生平也都以此為依據。

因此要了解時下諸多關於董公身世記載與說法的史料意義,那麼首先應當溯本追源對《董公真人驅瘟鎮煞護宅真經》這本經書的創作背景與內容做一番了解。 

 

該書為台北翁氏1952年的扶鸞之作 


翁天助三善堂首次印刷的《董公真人驅瘟鎮煞護宅真經》封面與內頁(圖片來源:翁烔慶《義竹翁氏宗族及其社會變遷》論文第174頁

《董公真人驅瘟鎮煞護宅真經》是台北翁天助(字樸贊)先生透過所創辦的稻江三善堂,於民國41年春季時扶鸞並刊印而成,這點已經可以拍板定案,毫無疑問。

 

翁烔慶先生的《義竹翁氏宗族及其社會變遷》這篇碩士論文對於《董公真人驅瘟鎮煞護宅真經》的研究可謂嚴謹而詳實,蒐集了許多完整的版本與資料:包括了經書首刊版本,到後來各個不同流通版本,並做了資料比對,文中也有對翁氏宗族內部的研究。

詳細內容及相關證據,可自行閱讀該本論文,只要到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登入會員就可下載全文。這裡謹引用重要的結論與論述:

緣由台北淡水翁氏因清末光緒年間來臺灣經營茶葉買賣,分靈供奉董公真人並董公會,採卜筊輪值爐主,董公真人原神尊已遺失,發起人翁天助,字樸贊,於明治末葉,來到臺灣北部淡水一帶,翁天助號召同族宗人為首,從事安溪與臺灣茶葉買賣,…爾後翁天助於淡水自創稻江三善堂救世,再於民國41年(1952)並發起印刷原版《董公真人驅瘟鎮煞護宅真經》1000本,翁天助個人助印360本。經過資料找尋與比對,臺灣目前流傳的《董公真人驅瘟鎮煞護宅真經》確實由稻江三善堂重印發行出刊。(173-174頁,「董公真人驅瘟鎮煞護宅真經的由來」一節。)

……

除了該篇論文的證據之外,我們再讀真經,裡面有「翁生樸贊,樂善堪褒,一心誠敬,奉佛年多」以及「壬辰年桐月望夜」(1952年農曆3月15日,國曆4月9日),「壬辰年花月拾八日午刻上疏」(1952年農曆2月18日),也與論文研究一致。

另根據林永根編《鸞門暨台灣聖堂著作之善書經懺考》一書所附的《台灣各地鸞堂著作善書名鑑》記載,台北市稻江三善堂在民國四十一年印有《董公真人驅瘟鎮煞護宅真經》一冊。

因此推測該經應當是翁天助在民國41年春季期間分次扶鸞之後集結扶鸞成果刊印成冊。

 

翁氏背景

據傳,翁氏宗族在近二、三百多年間共有三批族人先後渡海來台(一說是同時一齊出發),分別先後在北中南三個地方登岸發展:南部布袋港,義竹鄉的慈化寺;中部梧棲港;北部淡水,進寶殿(位於新店大坪林)

以此推論,翁樸贊當屬新店進寶殿一系,進寶殿的左側甚至還有翁氏的神主牌,此外,每年聖誕,新店進寶殿也都會念誦這本《董公真人驅瘟鎮煞護宅真經》,也可見新店進寶殿與真經的淵源。

台灣鸞書創作大約開始興起於清末明初,而在日治時代達到高峰。《董公真人驅瘟鎮煞護宅真經》所創作的1952年值日治時代結束之後。從《台灣各地鸞堂著作善書名鑑》記載三善堂只刊印一本經書來看,三善堂的成立完全是為此本經書而設。

增補(2013年5月7日):

感謝樸贊先生後人來信提供資料與指正,關於來信全文如下:

經由貴網站發表有關探索"董公真人驅瘟鎮煞護宅真經"。

該真經確實是吾先父翁樸贊(翁天助)於公元1952年與重慶北路三段「覺修宮」宮內的執事鸞生,每晚在台北市貴徳街本宅共同扶鸞之作。(案:此段資料於5/22修正。)

翁樸贊出生於清末並於民國初年跟隨本尊"進寶殿董公真人"移居台北市大稻程淡水河邊,日本時代稱"港町"現在稱"貴徳街"。即淡水河第八水門至第十一水門之間。俗稱"茶行街"。

Jack先生所稱之"淡水"可能會被誤解。應該是台北市之淡水河邊而非新北市捷運站的"淡水"。敬請更正之。

第8-11水門是古時候貿易最繁華的地區,外商如怡和洋行,德記洋行都設分公司於此。

台灣光復後初期,每逢農曆11月27日董公祖生日先父都會請小春園或亦宛然至住家演布袋戲,在台北的同宗也都會輪流請回家拜拜以示慶祝。時代在改變現在已沒有了。

翁樸贊是福建省安溪縣科榜鄉(現改名龍門鎮)治齊公第17代子孫。

以上僅供參考 謝謝!

 

《董公真人驅瘟鎮煞護宅真經》的流通

1952年翁天助首刷《董公真人驅瘟鎮煞護宅真經》為1000本,推測應當主要流傳於北部新店的翁氏宗族以及相關人脈間;而後來的發展則是在翁氏宗族的祭祀圈中也得到承認與採用。

根據《義竹翁氏宗族及其社會變遷》論文研究,至民國66年(1977)義竹翁國精先生在籌建「董公堂」時取得《董公真人驅瘟鎮煞護宅真經》,並依據經書中所說的「進寶殿內,慈化寺中」(案:真經另有「證金仙於慈化」之記載)而將廟取名為「慈化寺」。 

慈化寺建成之後,同年重新刊印了《董公真人驅瘟鎮煞護宅真經》,並在新刊的版本中加入了一些慈化寺的沿革資料,以及董公事跡。

其中值得注意的是慈化寺沿革中闡述了翁氏崇拜董公的事略,約略始自三百多年前,並以董公為祖佛。然而關於這段沿革,後來因發現有誤,因此也讓慈化寺於1995年將寺中「董公真人沿革」拆除。

民國67年(1978)台中董聖宮透過瑞成書局出版了折頁版的《董公真人驅瘟鎮煞護宅真經》,此版似乎就是目前新店進寶殿在誦經時所用的版本。

除了《義竹翁氏宗族及其社會變遷》所收錄調查到的這些版本之外,筆者則收藏到一本三善堂於壬戌年(民71年)重印的版本,比對論文中的照片資料,印刷樣式完全相同,並於頁邊印有「三善堂頒行」的字樣。但封面的字樣有些不同,少了「三善堂頒行」及「壬辰年春月」的字樣,但在右上角印有「壬戌年」。根據底頁的記載,這次頒行總共印了516本。

↓ 三善堂於民國71年重新印刷的《董公真人驅瘟鎮煞護宅真經》

     

此外,市面上有一本竹林書局出版的《董公真人驅瘟鎮煞護宅真經》,並以董德彰為作者,還附《董公選擇要覽》,應該是一場誤會。

董德彰名潛,字德彰,號銀峰先生,是元末明初江西饒州府德興縣人,當時知名的堪輿、擇日大師,時有「董半仙」之稱,著有《董公選擇要覽》傳世,其擇日學又稱「董公法」,據傳是擇日家的重要教材。

竹林書局為何將兩者合印,不得而知。但推論可能是刊印者直覺《董公選擇要覽》及《董公真人驅瘟鎮煞護宅真經》兩書都有「董公」,因而認定都是董公所作,並以可考的董德彰為兩書的作者。

 

《董公真人驅瘟鎮煞護宅真經》的影響

翁天助雖然屬第三批較晚來台的翁氏宗族,但由於助印此經書而能夠讓許多有關於董公生平的傳說、信眾對於董公的記憶有系統的記錄下來,而《董公真人驅瘟鎮煞護宅真經》主要也只流通於翁氏宗族的祭祀圈裡,但其影響所及卻更為廣大。

由於這是董公生平記載的首創、可考、可得文件,因此後來許多關於董公生平事跡的闡述,也都據此而演變而來。甚至安溪科榜進寶殿在2008年印製的《進寶殿誌》,關於董公的介紹,直接取自該本經書的內容,以及義竹的慈化寺,而慈化寺的諸多闡述也都是源於這本真經;若再詳細比對許多董公廟的一些沿革記載,對於董公的生平事跡記載,也大致可看出源自此經書的痕跡,只是各家都會再加上一些自己的記憶或傳說,許多廟甚至再把董公直接換成「董伯華」。

由於大陸在歷經文革的文化劫難之後,讓許多文物與歷史材料遭到毀滅,可能因此之故,要溯源到安溪去追尋董公事跡更加困難,這也讓這本真經的記載,彌足珍貴,無怪乎連在大陸的祖廟都要回頭擷取台灣這邊的資料。

 

真經概覽

真經的全文可閱讀本站所收錄整理的網頁版(在這裡)。這裡僅整理關於董公生平世跡的記載摘錄:

虎溪遯跡,鷲嶺修身,巍巍道冠三花果位,赫赫氣震八極威靈。少時頴悟,曾對大廷之士;晚歲成真,乃膺帝闕之臣。斬妖除魔,護國安民。拓佛蹤於科榜,顯神異於桐城。大慈大悲,至德至仁。

董公真人,玉封慈悲救世道德天尊 

*虎溪:安溪有一條虎溪,現也是一個風景區。

*鷲嶺:佛寺的別稱。鷲嶺修身意指董公在佛寺中修行。

 

南閩修道,東麓成真,煉丹採藥救生民,歷劫涉凡塵,活世度人,香火萬年春。 

...

仰望真人德,巍巍岱嶽高,千秋金體佛,萬古玉頭陀。洗髓功超越,伐毛劫歷過,江南丕顯化,濟世度人多。

董公真人曰:

余降生隋末*,生長江南,遭逢紊亂之世,富貴視若浮雲,雅慕清修之念,林泉看作勝境,鷹序有二,難同採薇之風;白髮無雙,已得奉親之慰。首行既全,日事紅魚青罄。一心無愧,常遊好水名山。空門遯跡,茅舍容身。服氣煉形餐霞僻谷。丹成九轉,證金仙於慈化*;道官三華,得祕授乎玄都。會日月於空中,神欽鬼服;運風雷於咫尺,怪斬妖除。

*降生隋末:根據進寶殿的傳說,該廟最早的董公金身為隋朝古佛,但該金身已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毀,甚至一些口述的傳說指出董公是南朝人。雖然這些說法無稽可考,而且進寶殿是明末才創建,那來的隋朝雕董公金身?唐太宗賜名「進寶殿」?但這些傳說或許指向董公信仰是更早之前,或許是在隋唐即有。但這也只是依據傳說而猜想,都屬無稽之談。

*慈化:即慈化寺。慈化為普庵證道之處,同時普庵也是慈化寺的開山祖師。因此這是董公就是普庵禪師的極有力證據。

我本西方為古佛*,降臨東土作高僧,禪機早得真詮秘,道學深研妙奧精,

*「西」字和前段的「余降生隋末」的「余」字頗值玩味。普庵禪師俗姓余,江西人。

煮石蒸沙於鷲嶺,煉丹採藥於安溪,芒鞋竹杖*,銅鉢袈裟,五嶽尋師,纔駐錫,三山訪友又揮鞭。名韁利鎖,悟三乘之妙諦,勤學靜修,還一本之真常。

*竹杖:董公的神像有兩種版本,主要是手持法器的不同(當然雙手的姿勢與所持手印也不盡相同),一是手持拂塵者,另一則是手持一個像牛軛的東西,或許這就是一種特殊形狀的「竹杖」。

董公董公,凜凜威風。宏深法力,廣大神通。手持麈尾,身駕鳳凰,恩垂八極,德化十方。千處有求千處應,萬家有請萬家匡。

董公真人顯化在福建安溪科榜鄉鄉中一座廟宇,稱曰「進寶殿」,地龍飛鳳,現今各地方所有董公真人,全是此處分爐*。今世人稱曰老祖,又俗稱科榜老董是也。

 *的確兩岸許多信奉董公的廟都是分靈自進寶殿,然而進寶殿是否為董公信仰的最早源頭?這是一個有待商榷的問題。至少可考的資料裡,進寶殿可能分靈自金沙岩,而根據進寶殿誌,1977年重雕董公金身時就是在金沙岩開光點眼。